【大明學校】
金木水火土,個個離大譜
主要工作是炫耀
最受歡迎醫務室
一場科普講座
【大清學校】
悄悄努力,驚豔所有人
他的愛好不一般
她的愛好不一般
下課
【附錄】
中國古代朝代表
中國古代史大事年表
【大明學校】
‧金木水火土,個個離大譜
一則古早笑話:米的媽媽是誰?是花,因為花生米。
大明學校一共有十六位校長,除了第一位校長朱元璋以外,其餘校長的名字都是按照這個邏輯取的。他們採用「五行」,也就是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來取名。五行之間的關係是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,所以,爸爸的名字裡有木,爸爸生了兒子,兒子的名字裡就要有火,兒子再生兒子,名字裡就要有土,以此類推。
哪所學校裡都會出幾個離譜校長,這很正常,但大明學校不一樣,它的校長個個都有離譜之處……
大明學校的創始人朱元璋,是一位真正白手起家的傳奇逆襲者。他十七歲時成了孤兒,當過和尚、做過乞丐,後來終於找到了一份工作,靠著努力一步步地創辦了大明學校,又收購了大元學校,甚至就連前面好幾所學校都沒搞定的那十六個校區,都被朱校長搞到了手。
創業不易嘛,所以朱校長絞盡腦汁想要保住自己校長的位子。為了避免出現像前面的學校裡老師罷免校長之類的事,他直接取消了教務處主任的職位,自己親自負責教學,哪個班級有什麼事,可以直接向他彙報。好不容易攢下來的資金也不捨得花,人家學校裡搞綠化,都是栽樹、植草坪、種花,朱校長的學校空地裡卻都種滿了蔬菜——食堂裡的廚師們倒是要樂瘋了。
但是,朱校長創業有多不容易,後面的校長們就有多少吐槽的點,個個玩花樣,樣樣不一樣。
朱校長原本打算讓自己的兒子朱標接手管理學校,但朱標還沒等上任就去世了,於是他的兒子朱允炆——看,「標」的「木」生了「炆」的「火」吧——繼任。
朱允炆校長上任之後,匡匡就是一頓整頓,開除了好幾個主任、處長,也不管人家工作有沒有問題。還沒被開除的立刻就坐不住了,其中朱允炆的叔叔朱棣最坐不住,哦,何止是坐不住,簡直是跳起來了——他把大侄子搞下臺,自己上位了。
朱棣校長倒是敬業非常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年無休——閏年也不休,堅持了二十多年。這二十多年,他醉心於兩件事:收購其他學校,為學校圖書館做資料庫《永樂大典》,倒是都成功了。
下一位,朱高熾。朱棣的兒子,腿腳不好且肥胖過人。我們不應該以貌取人,嘲笑別人的疾病和體形,但朱高熾校長的體形已經驚人到需要特別記錄了,就算作是突出的個人標誌吧。
下一位,朱瞻基,朱高熾的兒子。按照五行,「熾」的「火」生土,所以「熾」的兒子是土字底的「基」。這位是鬥蟋蟀狂熱愛好者,但好在沒耽誤管理學校。
接下來,土該生金了。所以下一位校長,也就是朱瞻基的兒子,叫朱祁鎮。鎮仔有點缺乏自我認知和能力判斷,非要親自去到一個叫土木堡的地方,和邊遠少數民族學校談判,結果沒談攏,還把人家惹毛了,就地被扣下回不去了……
【大清學校】
‧悄悄努力,驚豔所有人
大明學校的朱翊鈞校長拒絕上班的那些年,一位名叫努爾哈赤的老師正在悄悄努力,準備驚豔所有人。
努爾哈赤,看到這個不一般的名字,你應該已經猜出來了,又是一位少數民族老師。沒錯,努老師是女真族,也就是前面講過的金國學校的那個民族。
努老師的爺爺和爸爸都是大明學校的老師。不過這父子倆也都有點倒楣在身上,雙雙被裁了員還沒有賠償。努校長很生氣,就申請了勞動仲裁,要幫爺爺和爸爸討說法。
但是,處理這場糾紛的人只給了努爾哈赤一點點賠償金,就想把他打發走。努爾哈赤認為,應該也處罰一下開除爸爸和爺爺的人,對方卻說:「不是都給你賠償了嗎?怎麼還沒完沒了啦?要是這樣的話,我不但不懲罰這個人,還要提拔他!」
你們聽聽,這叫什麼話?
於是,努爾哈赤發了脾氣,也長了志氣:什麼破學校,我自己開一個!
就這樣,努校長經過一番努力,成立了金國學校。好了好了,我知道你已經猜到了,為了避免和前面的金國學校重複,這個金國學校被叫作後金學校。
後金學校在努校長的管理下,規模越來越大,並成功收購了好幾個大明學校分校區。即使在努校長退休之後,後金學校收購的腳步也沒有停止,他的兒子皇太極繼續打拼——別問為什麼這父子倆不是一個姓,因為這是他們的名字,他們的姓是愛新覺羅。
皇校長幹了兩件大事,第一件,把族名改成了滿洲;第二件,把校名改成了大清學校,然後就退休了。
回想前面的故事,很多學校在快倒閉的時候,都有老師學生鬧罷課,其實大明學校也有。
大明學校罷課組織的領導人叫李自成,原本在校傳達室工作。李老師註冊了「大順學校」的名字,大力宣傳自己的美好教學理念,吸引了很多師生加入罷課組織。
罷課組織規模越來越大,李老師認為時機成熟了,就帶著隊伍吵吵嚷嚷地闖進辦公大樓,準備和校長攤牌。一行人推開校長辦公室的大門,卻發現裡面空空如也。原來,校長朱由檢一看這陣仗挺大,就趕緊辭職了,這會兒人已經在學校後山了。
李老師高興壞了,嘿,大明學校說倒閉就倒閉了,那我不就是校長了嗎?
但是,故事要有反轉才精彩,李老師高興早了。